宝宝患中耳炎时,听力可能出现暂时性下降。中耳炎引发的积液或炎症会影响声音传导,导致听力减退,但多数情况下随着炎症消退可逐渐恢复。
中耳炎是婴幼儿常见疾病,多由感冒、过敏或咽鼓管功能障碍引发。中耳腔内积液或化脓会阻碍鼓膜和听小骨的振动,使声音传递受阻,表现为对声音反应迟钝或语言发育延迟。急性中耳炎通常伴随耳痛、发热,慢性中耳炎可能反复发作,长期积液未及时处理可能影响听力恢复。部分患儿可能出现传导性耳聋,但感音神经性耳聋较少见,需通过专业听力检查评估损伤程度。
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对声音的反应,如频繁抓耳、哭闹或语言发育迟缓,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偏方,防止鼓膜损伤。哺乳时保持头部抬高,减少奶液流入咽鼓管的风险。感冒期间注意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或滴耳液,慢性病例可能需鼓膜置管引流。定期复查听力,确保炎症完全消退,听力恢复正常。若持续听力下降,需排除其他耳科疾病并尽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