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症状包括皮肤和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样、粪便颜色变浅或呈陶土色、肝脏肿大质地偏硬、生长发育迟缓。具体分析如下:
1.皮肤和巩膜黄染:黄疸是婴儿肝炎综合征最显著的表现,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皮肤呈现柠檬黄至橙黄色调,巩膜黄染尤为明显,通常从面部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黄疸程度与病情严重性相关,持续不退或进行性加重需警惕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2.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样:胆红素经肾脏排泄增多使尿液颜色变深,类似浓茶或酱油色。尿液中结合胆红素含量升高是重要特征,与肝细胞损伤或胆管阻塞导致胆红素反流入血有关。观察尿液变化有助于判断胆汁排泄功能是否受阻。
3.粪便颜色变浅或呈陶土色:肠道内胆红素减少使粪便失去正常黄褐色,颜色变浅甚至呈灰白色陶土样。此症状提示胆道梗阻或肝内胆汁淤积,胆红素无法顺利排入肠道。粪便颜色改变常伴随黄疸出现,是鉴别肝内外梗阻的关键依据之一。
4.肝脏肿大质地偏硬:触诊可发现肝脏体积增大,下缘超过肋弓下2cm以上,质地较正常婴儿偏硬。肝包膜因炎症或纤维化而紧张,部分病例伴有脾脏肿大。肝脏肿大程度反映病程进展,长期未缓解可能发展为肝硬化。
5.生长发育迟缓:由于肝功能受损影响营养吸收和代谢,患儿体重增长缓慢,身高低于同龄标准。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可能导致佝偻病或出血倾向。长期能量供给不足会进一步加重器官功能障碍,需密切监测生长曲线。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诊治。完善肝功能、影像学等检查明确病因,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黄疸消退情况及营养状态。母乳喂养者母亲需调整饮食,减少高脂食物摄入。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瘙痒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