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能否听到自己的声音取决于听力损失的程度和类型。部分聋人可能保留一定残余听力,能够感知到自己的声音,而完全失聪的聋人通常无法听到任何声音,包括自己的发声。声音的感知不仅依赖听觉,还涉及振动和骨传导等物理传递方式。
听力损失分为传导性、感音神经性和混合性三类。传导性耳聋通常由外耳或中耳问题引起,这类聋人若内耳功能正常,可能通过骨传导感知声音振动。感音神经性耳聋因内耳或听觉神经损伤导致,多数情况下难以感知声音,但发声时声带振动可能通过颅骨传递至听觉中枢,产生模糊的体感反馈。部分聋人通过长期语言训练,能利用这种振动反馈调节发声力度和语调。人工耳蜗或助听器使用者可以借助设备重建部分听觉功能,从而感知处理后的声音信号。
需注意聋人对声音的感知方式与健听人群存在本质差异。残余听力者听到的声音可能失真或片段化,而完全失聪者更多依赖触觉和视觉反馈。发声时,聋人可能通过面部肌肉运动、呼吸节奏等非听觉方式控制语言表达。医学评估需结合听力测试、影像学检查和语言能力综合分析,避免仅凭主观描述判断听力状况。康复过程中,手语和唇读等替代沟通方式与听觉训练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