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五脏六腑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核心器官系统,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主藏精气;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主传化水谷。这些器官共同完成气血生成、代谢循环、废物排泄等生理功能,保障机体平衡与健康。
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输送营养与氧气;肝脏调节气血疏泄,参与解毒与代谢;脾脏统摄血液,主导消化吸收;肺脏司呼吸,主气机宣降;肾脏藏精主水,关乎生殖与生长发育。六腑中,胃受纳腐熟食物,胆分泌胆汁助消化,小肠分清泌浊吸收养分,大肠传导糟粕形成粪便,膀胱贮存排泄尿液,三焦贯通水液与气机运行。脏腑间通过经络联系,形成功能网络,如心与小肠相表里,肺与大肠互为配合,体现整体观。
需注意,脏腑功能易受内外因素影响。情绪波动、饮食不节、劳逸失调可能引发气血紊乱,如肝郁气滞、脾胃虚弱等。中医强调治未病,提倡顺应四时调养,避免过劳或久坐伤脾,节制辛辣油腻以护胆胃。冬季宜温补肾脏,夏季需清心养肺。若出现持续疲劳、疼痛或排泄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干扰脏腑平衡。现代医学检查可辅助诊断,但需结合传统辨证,综合调理方能恢复和谐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