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咽痛和扁桃体红肿、草莓舌、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猩红热初期常出现突发性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发热多伴有畏寒或寒战,持续1-2天不退。这种发热由细菌毒素引起,属于机体免疫反应的表现。发热期间可能出现头痛、全身乏力等伴随症状,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2.咽痛和扁桃体红肿:早期可见明显咽部充血,扁桃体表面出现灰白色渗出物。吞咽时疼痛加剧,严重者影响进食。检查可见咽峡部弥漫性红肿,有时伴有脓性分泌物。这种局部炎症反应是细菌侵袭上呼吸道的典型表现。
3.草莓舌:发病2-3天后舌乳头充血肿胀,舌面呈现红色点状突起,类似草莓表面。初期舌苔白厚,随后白苔脱落露出鲜红舌质。这种特征性改变由毒素刺激舌黏膜血管扩张导致,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4.皮疹:发热后1-2天出现弥漫性点状红疹,压之褪色。皮疹从颈部开始,迅速蔓延至躯干和四肢。皮肤皱褶处可见深红色线状疹,面部潮红但口周苍白。皮疹消退后可能出现脱屑现象,这是毒素引起毛细血管扩张的结果。
5.颈部淋巴结肿大:下颌角及颈前淋巴结常肿大伴压痛,质地较硬但表面光滑。淋巴结炎性反应多与咽部感染灶相关,严重时可形成脓肿。触诊时需注意淋巴结大小、活动度及疼痛程度。
猩红热具有较强传染性,发病期间需隔离治疗。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迹象,如中耳炎或肾炎等。保持口腔清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按医嘱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避免自行停药。恢复期注意皮肤护理,防止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