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的病因主要与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有关,多因寒邪、痰浊、气滞、血瘀等病理因素导致心阳不振或心脉失养。
胸痹的发生与多种内外因素相关。外感寒邪可凝滞血脉,使心脉挛急,气血运行受阻;长期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易生痰浊,痰浊上犯胸膈,阻滞心脉;情志失调,如忧思恼怒,可致气机郁滞,血行不畅,久而形成瘀血;年老体衰或久病耗伤正气,心阳虚弱,推动无力,亦可引发胸痹。现代医学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等病理改变与胸痹的临床表现密切相关,中医则强调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的病机特点。
预防胸痹需注意避寒保暖,避免外邪侵袭;饮食宜清淡,少食油腻辛辣,以防痰湿内生;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或抑郁。适度运动可促进气血流通,但需避免剧烈活动。胸痹患者应定期检查,结合中西医治疗,不可自行滥用药物。若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