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踝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手术治疗如内固定术、药物治疗缓解疼痛肿胀、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中医治疗如针灸推拿。具体分析如下:
1.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外踝骨折无明显移位或稳定性较好时可采用保守治疗,常用方法是石膏固定。石膏固定能够保持骨折部位稳定,避免进一步损伤,通常需要固定4-6周。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防止石膏松动或压迫皮肤。拆除石膏后需逐步进行功能锻炼,避免关节僵硬。
2.手术治疗如内固定术:对于移位明显或不稳定的外踝骨折,手术治疗是首选。内固定术通过钢板、螺钉等器械将骨折端复位并固定,确保解剖对位。术后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认固定效果,早期进行适度活动以促进愈合。手术治疗的优点是恢复快、稳定性高,但存在感染、内固定物松动等风险。
3.药物治疗缓解疼痛肿胀:骨折后常伴随疼痛和肿胀,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或活血化瘀类药物缓解症状。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服用导致胃肠道不适或其他副作用。严重肿胀时可结合冷敷或抬高患肢辅助治疗。
4.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骨折愈合后需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练习、肌肉力量训练等。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逐渐过渡到主动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康复计划需个体化制定,避免过度训练造成二次损伤。
5.中医治疗如针灸推拿:中医辅助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僵硬。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推拿则松解软组织粘连。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避免不当手法加重损伤。
治疗期间需避免过早负重,定期复查评估愈合进展,饮食上增加钙质和蛋白质摄入,保持良好心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