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虚是中医学常见证候,指人体气血不足导致的一系列功能失调表现。主要症状包括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气短、乏力倦怠、月经量少或闭经、手脚发冷、失眠多梦等,严重时可能出现自汗、健忘或肢体麻木。
气血虚的典型表现可从体表与内在功能两方面观察。体表症状如唇甲色淡、皮肤干燥、毛发枯槁;内在症状则体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稍微活动即感疲劳。女性可能出现经期延迟、经血色淡,男性可见性功能减退。部分人群伴随消化功能减弱,如腹胀、大便稀溏。气血不足时,机体濡养功能下降,脏腑失于充养,长期未调理可能发展为更复杂的阴阳失衡。
调理气血虚需结合生活习惯与医学干预。饮食上宜选择红枣、山药、桂圆等补益食材,避免生冷油腻;过度劳累或情绪压力可能加重症状,需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若症状持续或伴随严重消瘦、水肿,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中药调理需辨证施治,如四物汤补血、四君子汤补气,但不可自行滥用滋补药物。气血虚者冬季需注意保暖,夏季避免贪凉,以维持气血运行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