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对胃有一定刺激性,但具体影响因人而异。作为常见香料和中药材,肉桂含有挥发油、肉桂醛等活性成分,这些物质可能刺激胃黏膜,尤其空腹摄入或过量使用时更明显。不过适量使用通常不会造成显著不适,部分人群甚至能通过肉桂改善消化功能。
肉桂的刺激性主要来源于其温燥特性。中医理论认为肉桂性大热,能温中散寒,但阴虚火旺或胃热人群服用后可能出现胃部灼热、反酸等症状。现代肉桂醛可能直接作用于胃黏膜,促进胃酸分泌,这对胃酸过多或胃炎患者不利。但另一方面,肉桂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炎作用,适量使用可缓解胃痉挛。临床观察发现,餐后少量食用肉桂粉每日不超过2克对多数健康人群胃部影响较小,反而有助于缓解胃寒引起的胀气。
使用肉桂时需注意体质差异。胃炎、胃溃疡活动期患者应避免空腹食用肉桂制品,如肉桂茶或精油胶囊。烹饪时建议将肉桂与其他食材共煮以降低刺激性,例如搭配牛奶或粥类。服用抗酸剂或抑酸药物的人群需间隔2小时再摄入肉桂。孕妇、儿童及过敏体质者使用前应咨询医师。出现胃痛、恶心等不良反应时立即停用,并用米汤等温和食物中和。储存时保持肉桂干燥,霉变肉桂会产生更强刺激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