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变部位不同、症状轻重不同、听诊特点不同、影像学表现不同、治疗难度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病变部位不同:小儿支气管炎主要累及支气管黏膜,炎症局限于气道,未侵犯肺泡组织。肺炎则是肺部实质感染,病变涉及终末气道、肺泡及肺间质,支气管炎进展可能引发肺炎,但两者解剖位置存在明显差异。支气管炎以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肺炎则伴随肺实质渗出性改变。
2.症状轻重不同:支气管炎常见咳嗽、喘息,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热,呼吸频率轻度增快。肺炎通常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鼻翼扇动,严重时可见胸骨上窝凹陷,全身中毒症状更显著。部分肺炎患儿可能出现嗜睡或烦躁不安,而支气管炎较少出现此类表现。
3.听诊特点不同:支气管炎听诊以散在哮鸣音或粗湿啰音为主,咳嗽后啰音可能减少或消失。肺炎听诊多闻及固定细湿啰音,肺实变区域呼吸音减弱,部分病例出现支气管呼吸音。湿啰音位置固定且密集是肺炎的重要特征。
4.影像学表现不同:支气管炎胸片多显示肺纹理增粗、紊乱,无实质性浸润影。肺炎胸片可见斑片状阴影、肺段或肺叶实变,严重者出现胸腔积液或肺不张。影像学检查是鉴别两者的关键依据,尤其对症状不典型的病例。
5.治疗难度不同:支气管炎多数通过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可缓解,病程约1-2周。肺炎需根据病原体选择强力抗生素,重症需氧疗或住院,疗程更长,并发症风险更高。部分肺炎患儿可能遗留肺功能损伤,需长期随访。
患儿出现呼吸道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观察呼吸频率、精神状态及进食情况,发热超过3天或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就诊。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接种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