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的禁忌症包括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活动性感染未控制、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全身状况极差无法耐受麻醉、手术区域皮肤或软组织条件不佳。具体分析如下:
1.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术中术后难以控制的出血,增加手术风险。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患者,即使轻微创伤也可能引发严重出血。术前需完善凝血功能检查,异常者应先纠正凝血状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评估停药风险,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2.活动性感染未控制:局部或全身感染可能通过手术扩散,导致术后感染加重或植入物失效。急性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等需先抗感染治疗。糖尿病患者易合并隐匿感染,需全面排查。感染灶未彻底控制前,择期手术应暂缓。
3.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心、肺、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手术耐受性差,麻醉可能诱发多器官功能恶化。心功能Ⅲ-Ⅳ级患者术中易出现循环衰竭。肝功能Child-PughC级者代谢能力低下,术后恢复困难。需术前多学科评估,必要时先改善脏器功能。
4.全身状况极差无法耐受麻醉:恶病质、重度营养不良或晚期肿瘤患者生理储备不足,手术创伤可能加速病情恶化。血红蛋白低于60g/L或白蛋白低于25g/L者伤口愈合延迟。此类情况需权衡手术获益与风险,优先考虑保守治疗。
5.手术区域皮肤或软组织条件不佳:局部瘢痕、放射性皮炎或创伤后皮肤缺损可能影响切口闭合及愈合。皮温升高、肿胀提示潜在炎症。需待软组织恢复弹性、血供良好后再手术,否则易发生切口裂开、感染或内固定外露。
骨科手术决策需综合评估患者整体状况,充分沟通手术风险与替代方案。围术期管理应注重基础疾病调控,术后密切观察并发症迹象。影像学评估需结合临床,避免单一指标决定手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