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家长需保持冷静,及时采取对症护理措施并密切观察病情发展。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数患儿症状较轻,1-2周可自愈,但需警惕少数可能出现的重症情况。
发病初期可能出现低热、食欲不振,随后口腔、手心、脚心等部位出现疱疹或皮疹。口腔疱疹易破溃形成溃疡,导致进食疼痛。可给予温凉流质或软食,避免酸性、辛辣食物刺激创面。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同时保证充足水分摄入。皮疹通常不痛不痒,无需特殊处理,避免抓破即可。若发现持续高热>39℃、精神萎靡、肢体抖动或呼吸急促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这可能是重症手足口病的信号。
居家护理期间需做好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患儿用品及时消毒。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玩具、家具,衣物阳光暴晒。密切监测体温和症状变化,记录进食、排尿情况。康复后仍可能携带病毒,1-2周内避免接触其他儿童。预防重在卫生习惯,教导孩子勤洗手,流行期少去人群密集场所。目前EV71疫苗可预防重症手足口病,建议6月龄-5岁儿童接种。若家庭中有其他孩子,需分开餐具、毛巾等物品,降低传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