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应及时就医并按医嘱用药、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破疱疹、多喝水预防脱水、饮食清淡易消化、居家隔离防止传染。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并按医嘱用药: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或对症治疗。发热超过38.5℃可服用退烧药,但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若出现持续高热、呕吐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复诊排除重症可能。
2.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破疱疹:疱疹破溃可能继发细菌感染。每日用温水轻拭患处,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剪短指甲或佩戴手套减少抓挠,局部可涂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溃烂处遵医嘱使用抗菌药膏。
3.多喝水预防脱水:发热和口腔疱疹可能导致饮水困难,但脱水会加重病情。少量多次喂温水、米汤或口服补液盐。若因疼痛拒食超过4小时或尿量明显减少,需就医补液治疗。
4.饮食清淡易消化:口腔疱疹疼痛时避免过热、酸辣或坚硬食物。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粥、蒸蛋、藕粉。用吸管或小勺缓慢喂食,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5.居家隔离防止传染:病毒通过飞沫、粪便及疱疹液传播,需隔离至少两周。患儿餐具、玩具每日煮沸消毒,粪便用漂白粉覆盖处理。家庭成员勤洗手,避免接触其他儿童。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避免带宝宝去人群密集场所,接种疫苗可降低重症风险。康复后仍有短暂排毒期,需持续观察体温和皮疹变化。密切接触者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早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