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了手足口病需保持充足休息、进行退热处理、保持皮肤清洁、补充足够水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充足休息:手足口病期间身体消耗较大,充足的休息有助于恢复体力与免疫力。减少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确保每日睡眠时间充足。患病期间尽量居家休养,避免前往公共场所,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2.进行退热处理: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发热症状,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退热药物,同时配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或减少衣物。注意避免使用酒精擦拭,防止皮肤刺激。若发热持续不退或反复升高,需及时就医。
3.保持皮肤清洁:手足口病可能伴随皮疹或水疱,需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抓挠患处,防止继发感染。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摩擦。水疱破裂后可涂抹抗菌药膏,但需遵医嘱使用。
4.补充足够水分:发热或口腔溃疡可能导致脱水,需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或淡盐水。避免酸性或刺激性食物,选择流质或软质食物,如米汤、粥等。若出现排尿减少、口干等脱水症状,应及时就医。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少数患儿可能出现神经系统或心肺并发症,如持续高热、呕吐、肢体无力等。需每日监测体温、精神状态及进食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就医。
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患病期间需隔离护理,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餐具、玩具等物品需定期消毒,房间保持通风。康复后仍可能携带病毒,需继续观察一周。若家中其他儿童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早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