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针灸治疗常选取足三里、中脘、天枢等穴位。这些穴位位于腹部及下肢,通过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痉挛、改善消化功能,从而减轻疼痛。实证腹痛可配合太冲、合谷等穴疏肝理气;虚证腹痛加灸关元、气海以温补脾肾。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是足阳明胃经合穴,擅长调理胃肠功能。中脘在脐上4寸,为胃之募穴,直接作用于胃腑。天枢位于脐旁2寸,属大肠募穴,对腹胀、腹泻效果显著。针灸时根据疼痛性质选择补泻手法:寒证用温针或艾灸,热证用快针泻法。急性胃肠炎引起的腹痛可加内关止呕,慢性消化不良配脾俞、胃俞健脾。
针灸治疗腹痛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自行针刺。孕妇腹痛慎用腹部穴位,月经期避免刺三阴交。皮肤感染、出血体质者不宜针灸。治疗期间注意饮食清淡,避免生冷油腻。若腹痛持续或加重,需排除急腹症等器质性疾病,及时就医。针灸后可能出现局部酸胀,属正常针感,但出现晕针、皮下血肿需立即处理。空腹或过度疲劳时不宜施针,以免引发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