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周期通常为21-35天,平均28天为一个完整周期。月经期一般持续3-7天,出血量约20-80毫升。个体差异较大,初潮年龄、周期规律性及经期表现受遗传、激素、环境等多因素影响。
月经周期分为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三个阶段。卵泡期从月经第一天开始,持续至排卵前,雌激素水平逐渐上升,子宫内膜增厚。排卵期通常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成熟卵子从卵巢排出。黄体期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若未受孕,黄体萎缩导致激素下降,子宫内膜脱落形成月经。周期长短主要取决于卵泡发育速度,黄体期相对固定约14天。
保持月经健康需注意生活习惯与身体信号。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富含铁、维生素B族有助于维持激素平衡,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导致闭经。经期避免盆浴、游泳及性生活,防止感染。痛经严重或周期紊乱如持续<21天或>35天需就医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疾病等病理因素。记录月经周期可帮助识别异常,避孕药等激素类药物需遵医嘱使用。40岁以上女性若经量骤增或周期缩短,应警惕围绝经期变化或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