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破损时不宜进行采耳操作。耳朵内部结构精细,皮肤脆弱,破损状态下采耳容易加重损伤,引发感染或炎症。若耳道存在伤口、溃疡或出血,采耳器具可能划伤黏膜,导致疼痛加剧或听力受损。此时应优先处理伤口,待完全愈合后再考虑清洁耳道。
耳朵破损常见于外力刮伤、过度掏耳或炎症溃烂。耳道皮肤破损后,局部防御屏障被破坏,细菌易侵入引发感染。采耳过程中使用的金属勺、棉签等工具若消毒不彻底,可能将病原体带入伤口。操作不当可能将耵聍推向深处,堵塞耳道或黏附在伤口上,影响愈合。建议通过专业医生检查,判断是否需用药或进行医用冲洗。
注意避免自行使用尖锐物品掏耳,尤其破损期间。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时可用棉球堵住外耳道防止进水。若出现红肿、流脓或听力下降,需立即就医。愈合后采耳应选择正规机构,确保工具严格消毒。日常清洁仅需用湿润毛巾擦拭外耳即可,耳道具有自洁功能,过度干预反而增加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