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出现溃烂时不宜进行采耳。溃烂部位皮肤屏障受损,采耳可能加重损伤或引发感染。需先治疗溃烂,待皮肤愈合后再评估是否适合采耳。
耳朵溃烂常见原因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湿疹或外伤。此时耳道皮肤脆弱,采耳工具可能划伤溃烂面,导致疼痛加剧或炎症扩散。若存在化脓性中耳炎等疾病,操作不当还可能将病原体带入深部组织。建议先就医明确病因,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或外用激素治疗。皮肤完全修复前,避免任何形式的耳道清洁操作,包括棉签掏耳。
采耳前需确保耳道无开放性伤口或炎症。操作时选择专业机构,工具必须严格消毒。自行采耳风险较高,尖锐物品易划伤耳道,不洁工具可能引发外耳道炎。采耳后若出现疼痛、渗液或听力下降,需立即停止并就医。日常护理可用温水轻柔清洗耳廓,避免过度清洁破坏耳道自洁功能。耳道耵聍通常可自行排出,无需频繁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