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掏破后不建议立即进行采耳。外耳道皮肤较为脆弱,破损后容易引发感染或加重损伤,此时采耳可能将细菌带入伤口或造成二次伤害,需待伤口完全愈合后再考虑清洁护理。
外耳道具有自洁功能,日常通过咀嚼、说话等动作可自然排出耵聍。若因耵聍栓塞或瘙痒需采耳,应选择专业机构使用消毒工具操作。自行掏耳时用力过猛或工具不当易划伤皮肤,甚至损伤鼓膜。破损后局部可能出现红肿、疼痛,需暂停任何形式的清洁,避免水或异物进入耳道。必要时可用无菌棉球轻盖外耳道口,防止灰尘污染。
注意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淋浴时进水。若破损后出现持续疼痛、流脓或听力下降,需及时就医检查是否并发感染或鼓膜穿孔。日常清洁仅需用湿毛巾擦拭外耳廓,勿将棉签等深入耳道。采耳频率不宜过高,通常每季度一次即可,过度清理反而破坏耳道保护屏障。选择采耳服务时,务必确认机构资质与工具卫生条件,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