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手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按医嘱逐步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使用支具或护膝固定关节减少二次损伤、避免早期负重行走防止髌骨移位、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术后伤口护理直接影响愈合进程。每日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遵医嘱更换敷料。接触水可能导致细菌滋生,洗澡时需使用防水敷料保护。出现发热或持续疼痛需及时就医,避免感染扩散影响骨骼愈合。
2.按医嘱逐步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术后初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如踝泵练习促进血液循环。随着恢复进度增加主动屈伸训练,防止关节僵硬。过度锻炼可能造成软组织损伤,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调整强度。肌肉力量训练可增强膝关节稳定性。
3.使用支具或护膝固定关节减少二次损伤:术后早期髌骨位置不稳定,支具能限制异常活动。睡眠或静息时保持膝关节伸直位,避免屈曲压迫。选择透气性好的护具,长时间佩戴需定时放松防止皮肤压疮。
4.避免早期负重行走防止髌骨移位:骨痂形成前过早承重可能导致内固定失效。下床活动需借助拐杖分散压力,6周内禁止深蹲或跳跃。行走时保持重心平稳,避免突然转向或急停。
5.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影像学检查能判断骨折对位及愈合阶段。首次复查通常在术后2周,后续根据恢复情况调整复诊间隔。及时反馈康复中的异常症状,如弹响感或局部发热。
术后恢复期需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高钙饮食促进骨愈合。情绪调节对康复有积极作用,避免焦虑影响睡眠质量。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镇痛或抗凝药物剂量。出现异常肿胀或皮肤发绀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