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手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控制疼痛和炎症、逐步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避免过早负重防止髌骨再次损伤、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术后伤口护理至关重要,纱布需定期更换,避免沾水或接触污染物。若发现红肿、渗液或发热,需立即就医。消毒时使用医用酒精或碘伏,动作轻柔避免拉扯伤口。
2.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控制疼痛和炎症:医生通常会开具止痛药和抗炎药,需严格按剂量和时间服用。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尤其避免长期依赖止痛药。药物可缓解肿胀,为后续康复创造条件。
3.逐步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初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如踝泵练习促进血液循环。随着恢复,可增加直腿抬高、屈膝等主动训练,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拉伸或用力。
4.避免过早负重防止髌骨再次损伤:术后早期需使用拐杖或支具分担体重,髌骨愈合前禁止跳跃、下蹲等动作。行走时保持步伐平稳,避免突然转向或急停。
5.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通过影像检查观察髌骨愈合进度,医生会根据恢复阶段调整康复计划。若出现异常疼痛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复诊排查问题。
术后恢复需结合个体差异调整方案,保持耐心避免急躁。饮食上增加蛋白质和钙质摄入,促进骨骼修复。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肿胀,日常活动以不引起疼痛为原则。康复期间密切观察身体反应,任何不适都需与医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