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危害婴幼儿健康,严重时可引发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死亡。该病具有较强传染性,易在托幼机构等儿童聚集场所暴发流行,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
手足口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临床症状和潜在并发症两方面。典型症状为发热、口腔溃疡及手足臀部疱疹,患儿常因口腔疼痛拒食导致脱水。部分病例可能发展为脑炎、脑膜炎或急性弛缓性麻痹,出现持续高热、肌阵挛、呼吸困难等危重表现。个别重症患儿因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导致病情急剧恶化,病死率较高。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是引致重症的主要病原体,其嗜神经特性可能造成长期运动功能障碍等后遗症。
预防手足口病需注重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管理。接触儿童前应规范洗手,玩具、餐具定期消毒。流行期间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注意观察有无发热、皮疹等早期症状。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降低重症风险,但需与其他防控措施结合使用。医疗机构需加强预检分诊,对重症病例早识别、早干预。家长发现患儿异常嗜睡、肢体抖动等症状须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