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症状包括下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如踩棉花感、胸背部束带感或疼痛、排尿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出现截瘫。具体分析如下:
1.下肢麻木无力:胸椎黄韧带骨化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时,下肢感觉异常较为常见。初期表现为轻微麻木,逐渐发展为持续性麻木或刺痛感。伴随肌力下降,站立或行走时易疲劳,甚至出现肌肉萎缩。症状多从足部向上蔓延,双侧不对称性出现较少。
2.行走不稳如踩棉花感:脊髓受压导致深感觉传导障碍,步态异常是典型表现。患者常描述行走时双足发软,难以控制步伐,容易跌倒。闭目站立时摇晃加剧,提示脊髓后索受损。症状进展缓慢,但随病情加重可能完全丧失行走能力。
3.胸背部束带感或疼痛:骨化黄韧带直接刺激硬脊膜或神经根,引发局部钝痛或紧缩感。疼痛多位于胸椎中下段,呈带状分布,咳嗽或弯腰时加重。部分患者伴随肋间神经痛,夜间平卧可能诱发症状。束带感常被误认为心血管或消化系统疾病。
4.排尿功能障碍:脊髓圆锥或马尾神经受压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尿潴留或尿失禁。早期表现为排尿迟疑、尿流变细,后期可能出现完全性尿潴留。部分患者合并大便失禁或便秘,需警惕不可逆神经损伤。
5.严重时可出现截瘫:晚期脊髓长期受压导致不可逆损伤,双下肢完全瘫痪伴感觉丧失。瘫痪前常有进行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及病理征阳性。截瘫发生多提示预后不良,需紧急手术干预。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症状易与其他脊柱疾病混淆,早期影像学检查至关重要。避免剧烈扭转脊柱动作,防止外伤加重脊髓压迫。出现下肢症状时需限制长时间行走,睡眠时选择硬板床减轻脊柱负荷。定期复查神经功能变化,手术时机需结合症状进展与影像结果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