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或钙磷代谢异常导致的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常见于婴幼儿和儿童。典型症状包括骨骼变形、肌肉无力、生长发育迟缓等。早期识别症状有助于及时干预,避免病情进展。
佝偻病的症状表现多样,骨骼系统受累最为明显。患儿可能出现颅骨软化,表现为枕骨或顶骨按压时有乒乓球样弹性感。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形成串珠肋,胸廓下缘外翻呈漏斗胸或鸡胸。四肢长骨远端膨大形成手镯征或脚镯征,下肢负重后弯曲呈O型腿或X型腿。牙齿萌出延迟、牙釉质发育不良也较常见。除骨骼症状外,患儿常伴有多汗、夜间哭闹、易激惹等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肌肉无力导致坐、立、行走等运动发育落后,腹部膨隆呈蛙腹状。严重病例可能出现低钙性抽搐或喉痉挛。
佝偻病的预防重于治疗。孕期妇女需保证充足日照和维生素D摄入,母乳喂养婴儿应每日补充维生素D制剂。添加辅食后注意富含钙磷食物的摄入,如奶制品、豆制品等。避免过早让婴儿站立或行走,防止骨骼变形加重。已确诊患儿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定期监测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骨骼畸形严重者可能需要矫形治疗,但需待病情稳定后进行。日常护理中注意避免跌倒外伤,防止病理性骨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