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主要表现为胃部冷痛、喜温喜按、遇寒加重等症状。常见于饮食生冷、脾胃虚弱或外感寒邪的人群,中医认为寒邪凝滞胃腑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一系列不适反应。
具体症状包括胃脘部隐痛或冷痛,尤其在进食生冷食物后加重,温热饮食可缓解。部分人群伴有恶心呕吐,吐出物多为清稀痰涎。食欲减退、口淡不渴也是常见表现,舌苔多呈现白滑或白腻。严重时可能出现四肢不温、大便溏薄,甚至腹泻,因寒邪影响脾胃运化功能。长期胃寒可能导致身体畏寒、乏力,女性可能出现经期腹痛加重。
日常需注意避免生冷饮食,如冰品、寒性瓜果等。适量食用生姜、红糖、羊肉等温性食物有助于驱散胃寒。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空调直吹或夜间受凉。胃寒反复发作或伴随剧烈疼痛、呕血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中医调理常采用温中散寒的方剂,如理中汤、附子理中丸等,但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长期胃寒者应加强锻炼,改善体质,避免过度劳累或情绪紧张影响脾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