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中,肾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藏精、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等方面。肾被视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其功能涉及生长发育、生殖、水液代谢及呼吸等多个系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保障。
肾藏精是肾最核心的生理功能。精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决定个体的体质与寿命;后天之精源于饮食水谷,由脾胃运化而来,两者共同贮藏于肾,维持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功能。肾精充足则骨骼强健、牙齿坚固、头发润泽,生殖能力旺盛;反之则可能出现发育迟缓、早衰或不育。肾主水液代谢,通过气化作用调节体内水液的输布与排泄,若肾气不足,可导致水肿、小便不利或尿频等症状。肾主纳气,协助肺维持呼吸深度,肾虚时可能出现呼吸表浅、气喘等表现。肾精化生骨髓,滋养脑髓,影响智力与记忆力,故有肾主骨生髓,通于脑之说。
在理解肾的生理功能时,需注意肾精与肾气的区别。肾精是物质基础,肾气是功能表现,两者相辅相成。肾虚可分为肾阴虚与肾阳虚,表现各异,调理方法也不同。日常生活中,过度劳累、房事不节、久病耗损等均可伤肾,因此需注重养肾,如节制欲望、适度运动、避免寒凉侵袭等。饮食上可适当摄入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以助补肾。但肾虚调理需辨证施治,不可盲目进补,以免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