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做病理是为了明确诊断、评估病变性质、指导后续治疗、排除恶性可能、监测治疗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明确诊断:宫腔镜可直接观察宫腔内部情况,但肉眼无法判断组织细胞层面的异常。病理检查能准确识别子宫内膜增生、炎症或癌前病变等微观改变,弥补镜下视觉局限,为临床提供金标准诊断依据。
2.评估病变性质:通过病理分析可区分良恶性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与内膜癌的鉴别。组织学特征决定病变风险等级,对制定个体化方案至关重要,避免过度治疗或延误病情。
3.指导后续治疗:病理结果直接影响处理方式。若提示恶性需扩大手术范围,良性病变可能仅需药物或保守观察。明确病理类型有助于选择放疗、化疗或激素治疗等精准干预手段。
4.排除恶性可能:部分患者宫腔镜表现不典型,病理是排除隐匿性恶性肿瘤的关键。尤其绝经后出血或超声异常者,需依靠组织学确认是否存在癌变,确保早期干预。
5.监测治疗效果:术后病理可评估病灶是否完全切除,对比治疗前后组织变化。例如内膜癌患者术后病理分级决定辅助治疗强度,长期随访中重复活检能监测复发迹象。
进行宫腔镜病理检查前需空腹,避免经期操作。术后可能出现少量出血,需观察体温及腹痛情况。病理报告通常需3-5个工作日,期间避免剧烈运动。根据结果及时复诊,严格遵循医嘱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