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稍低一些相对更好。
在正常血压范围内,稍低的血压通常意味着心脏不需要过度用力地泵血,血管所承受的压力也相对较小,这对心脏和血管的长期健康是有益的。较低的血压可以减少心脏的负荷,降低心脏疾病发生的风险,比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同时,对血管也有保护作用,能减少血管壁因长期高压而受到的损害,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而且,稍低的血压可能与较低的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风险相关。
这并不意味着血压越低就越好。如果血压过低,可能会导致大脑、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头晕、乏力、黑矇,甚至晕厥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器官的正常功能和代谢。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基础血压不同,有些人可能天生血压就相对偏高一些,但只要在正常范围内且身体适应良好,也无需刻意追求过低的血压。重要的是要保持血压的稳定,避免血压的大幅波动,因为血压波动过大对身体的危害可能比单纯的血压稍高或稍低更为严重。所以,在关注血压数值的同时,也要注重整体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持血压在理想状态,保障身体的健康和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