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黄疸的主要症状包括皮肤和眼白发黄、尿液颜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食欲减退或拒奶、嗜睡或烦躁不安。具体分析如下:
1.皮肤和眼白发黄:黄疸最直观的表现是皮肤及眼白部分呈现黄色,通常从头部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黄色深浅与胆红素水平相关,轻度可能仅面部发黄,重度则全身明显黄染。新生儿黄疸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生理性黄疸一般7-10天消退。
2.尿液颜色加深:胆红素通过尿液排出时会使尿液颜色变深,呈浓茶色或深黄色。尿液颜色变化可反映黄疸严重程度,需结合其他症状判断是否需干预。
3.粪便颜色变浅:胆道梗阻或胆汁排泄异常时,粪便可能呈现灰白色或陶土色。正常新生儿粪便应为黄色或绿色,颜色异常需警惕病理性黄疸。
4.食欲减退或拒奶:黄疸患儿常因代谢异常导致消化功能减弱,表现为吃奶量减少、吸吮无力或拒绝进食。长期摄入不足可能加重黄疸并影响生长发育。
5.嗜睡或烦躁不安:胆红素过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初期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严重时可能出现尖叫、肌张力增高甚至抽搐。
黄疸患儿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避免延误诊治。母乳喂养可增加喂养频率促进胆红素排出,但若黄疸持续加重或伴随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光照疗法是常见治疗手段,严重病例需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保持合理喂养和定期监测有助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