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阳虚是指心脏阳气不足,导致温煦、推动功能减弱所表现的虚寒证候。常见症状包括心悸怔忡、胸闷气短、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或晦暗、自汗、神疲乏力,严重时可能出现心痛、唇舌青紫、脉沉迟或结代等表现。
心阳虚多由久病体虚、年老阳气衰弱或过劳耗伤心阳所致。阳气不足无法温养心神,故见心悸、精神萎靡;胸中阳气虚衰,气血运行不畅,则胸闷、气短;阳虚不能达于四肢,故畏寒肢冷;心阳不振,血行无力,可导致面色苍白或唇舌青紫。部分患者可能伴随水肿,因阳虚水液代谢失常,水湿停聚。心阳虚者易受寒邪侵袭,症状常在寒冷或劳累后加重。
调理心阳虚需注重温补心阳,避免过度劳累及情绪波动。饮食宜选择温性食物,如桂圆、红枣、生姜等,忌食生冷寒凉之品。适当运动有助于阳气升发,但需避免剧烈活动耗伤心气。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心阳虚与心气虚、心阴虚等证候可能并存,需辨证施治,不可盲目进补。日常注意保暖,尤其避免心前区受凉,规律作息对恢复阳气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