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是中医常见证候,主要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温煦功能减退。典型症状包括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夜尿频多等,多与先天不足或久病耗伤阳气有关。
肾阳虚的核心病理在于肾阳亏虚,无法推动气血运行与温煦脏腑。常见症状可归纳为三类:一是全身性虚寒表现,如手足不温、喜暖畏寒,尤其下肢冰凉明显;二是生殖功能衰退,男性多见阳痿早泄、精冷不育,女性常见宫寒不孕、月经后期;三是水液代谢异常,表现为小便清长、夜尿频繁,或晨起眼睑浮肿,严重者可能出现五更泄泻。部分人群伴随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痕等体征。
调理肾阳虚需注重温补脾肾,避免生冷寒凉食物,冬季尤其注意腰腹及下肢保暖。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方剂需在医师辨证后使用,不可自行滥用壮阳药物。长期熬夜、过度劳累易加重阳虚,建议规律作息并配合艾灸关元、命门等穴位。若出现严重水肿或心肾功能异常,需及时结合现代医学检查,中西医协同治疗更为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