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超声检查中可能表现为卵巢内出现囊性包块伴密集点状回声、子宫后壁与直肠间粘连增厚、盆腔内不规则低回声结节、输卵管增粗或积水、子宫腺肌症样改变。具体分析如下:
1.卵巢内出现囊性包块伴密集点状回声: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在超声下常显示为单侧或双侧卵巢囊性结构,内部充满均匀点状回声,类似磨玻璃样表现。囊壁较厚且边界清晰,可能与周围组织粘连。囊肿大小不一,随月经周期可能出现体积变化。
2.子宫后壁与直肠间粘连增厚:超声可见子宫后壁与直肠前壁之间出现不规则增厚的低回声带,提示粘连形成。该区域可能伴有触痛或活动受限,动态观察可见组织分界模糊,严重时可能影响子宫活动度。
3.盆腔内不规则低回声结节:病灶在盆腔腹膜、骶韧带等部位表现为边界不清的低回声结节,直径多小于3cm。结节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能伴有钙化或囊性变,月经期可能出现体积增大或压痛。
4.输卵管增粗或积水:子宫内膜异位可能导致输卵管壁增厚、管腔扩张,超声显示为腊肠样无回声区或串珠状改变。积水输卵管常与卵巢囊肿并存,管腔内可见分隔或絮状回声。
5.子宫腺肌症样改变:部分患者合并子宫腺肌症,超声显示子宫肌层增厚,呈弥漫性或局灶性不均质回声,后方伴栅栏样衰减。内膜线可能前移或后移,肌层内可见散在小囊腔。
超声检查需结合临床病史及体征综合判断,避免单一影像学结果误诊。检查时机建议选择月经周期后半段以提高检出率。对于疑似病例可考虑多次复查或联合其他检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