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骨骨折后期康复训练需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加强肩周肌肉力量训练、改善肩胛骨稳定性、进行功能性动作练习、配合疼痛管理与放松。具体分析如下:
1.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如借助健侧手臂或他人辅助完成肩关节前屈、外展等动作,避免粘连。随着愈合进展,过渡到主动活动,如钟摆运动、爬墙练习,逐渐增加幅度至正常范围。需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暴力牵拉导致二次损伤。
2.加强肩周肌肉力量训练:重点强化肩袖肌群及斜方肌、菱形肌等稳定肌群。初期采用等长收缩,如静态夹紧肩胛骨;后期加入弹力带抗阻训练,如外旋、内收动作。力量训练需循序渐进,避免过早负重引发疼痛。
3.改善肩胛骨稳定性:通过闭链运动增强本体感觉,如四点跪位肩胛前伸后缩练习。使用平衡垫或悬吊带进行动态稳定训练,纠正骨折后可能出现的翼状肩胛。训练中需保持躯干中立位,避免代偿。
4.进行功能性动作练习:模拟日常生活动作,如梳头、提物等,逐步恢复患侧上肢功能。结合双侧协调训练,如双手举球过头顶,促进神经肌肉控制。动作难度需根据恢复阶段调整,确保无痛完成。
5.配合疼痛管理与放松:训练前后采用热敷或低频电刺激缓解肌肉紧张,疼痛明显时可冰敷。结合呼吸训练与轻柔拉伸,如胸大肌松解,减少因制动导致的软组织挛缩。疼痛持续需及时调整方案。
康复过程中需定期评估恢复进度,避免过度训练或过早负重。训练后出现肿胀或疼痛加重应立即停止并咨询专业人员。饮食上补充钙质与蛋白质,促进骨愈合。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患侧长时间受压或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