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身体发冷可能引起或加重痛经。寒冷刺激会导致子宫血管收缩,影响经血排出,从而引发子宫痉挛性疼痛。受寒可能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进一步加剧子宫收缩强度,形成恶性循环。
从生理机制来看,经期盆腔处于充血状态,寒冷刺激会引发交感神经兴奋,促使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这种收缩可能压迫周围神经,产生下腹坠胀或绞痛感。中医理论也认为寒凝胞宫会阻滞气血运行,不通则痛。临床观察发现,经期接触冷水、淋雨或衣着单薄的女性,痛经发生率明显升高。部分体质偏寒的女性,即使在非经期受凉,也可能为后续经期疼痛埋下隐患。
经期需特别注意腰腹及足部保暖,避免食用生冷食物。空调环境建议披薄毯,睡眠时可使用暖水袋热敷下腹。适当饮用姜茶、红糖水等温性饮品有助于驱散寒气。若痛经伴随严重冷汗、呕吐或持续超过3天,需警惕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应及时就医排查。日常加强锻炼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降低对寒冷的敏感度。经前一周开始避免剧烈运动及游泳,减少寒湿侵袭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