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肌腱受损需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根据损伤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修复、固定患指避免二次伤害、按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功能、配合药物缓解炎症和疼痛。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手指肌腱损伤后需尽快由专业医生检查,通过触诊和影像学手段判断损伤位置及程度。轻度拉伤可能仅需观察,完全断裂则必须干预。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肌腱回缩或粘连,影响后期恢复效果。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避免盲目处理加重病情。
2.根据损伤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修复:部分撕裂或轻微损伤可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使肌腱在稳定环境中自行愈合。完全断裂或开放性损伤需手术缝合,术后严格保护缝合部位。手术时机很关键,陈旧性损伤修复难度更大,可能需移植其他部位肌腱替代。
3.固定患指避免二次伤害:无论是否手术,受损肌腱需用夹板或石膏固定3-6周,保持肌腱处于松弛状态。过早活动可能造成缝合处崩裂或瘢痕增生。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调整角度,防止关节僵硬。夜间需维持固定姿势,避免睡眠中无意识弯曲手指。
4.按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功能:拆除固定后需逐步进行被动屈伸练习,由医生指导动作幅度和频率。后期加入抗阻训练增强肌力,使用握力球或橡皮筋辅助。过度锻炼可能引发肿胀,需冰敷并暂停活动。康复周期通常需3个月以上,不可急于求成。
5.配合药物缓解炎症和疼痛:急性期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减轻肿胀,局部涂抹活血化瘀药膏促进血液循环。术后可能需短期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疼痛明显者可进行神经阻滞治疗,但需避免长期依赖止痛药掩盖病情进展。
治疗期间禁止吸烟饮酒,尼古丁和酒精会延缓组织愈合。饮食需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促进肌腱胶原合成。若出现发热或固定部位皮肤发紫,需立即复诊排查感染或血运障碍。恢复期避免提拉重物或突然用力,防止肌腱再次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