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前期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涕、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斑、全身不适。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麻疹初期体温逐渐升高,可能持续3至4天,热度可达38℃以上。发热时可能伴随畏寒或头痛,但无特异性,易与其他呼吸道感染混淆。发热是机体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随着病情进展可能逐渐加重。
2.咳嗽流涕:呼吸道症状明显,表现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痰液,鼻腔分泌物增多。咳嗽可能逐渐加重,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流涕多为清水样,后期可能变稠。这些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但结合其他表现可帮助鉴别。
3.结膜充血:眼部结膜血管扩张,呈现充血状态,可能伴有畏光或流泪。眼部不适感明显,尤其在强光下症状加重。结膜充血是麻疹的典型表现之一,有助于早期识别。
4.口腔黏膜斑:发病2至3天后,口腔颊黏膜可能出现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称为科氏斑。这些斑点通常成簇出现,是麻疹的特异性表现。黏膜斑出现后1至2天,皮肤疹子开始显现。
5.全身不适:患者常感到乏力、食欲减退、肌肉酸痛,活动能力下降。全身症状与发热同步出现,可能持续至皮疹消退。不适感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症状较轻。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避免接触未接种疫苗者,尤其是儿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饮水以缓解呼吸道不适。眼部充血时可减少强光刺激,用清洁湿毛巾轻敷。发热期间避免过度包裹,适当采用物理降温。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