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确实存在导致耳聋的风险,但并非绝对。频繁或不当地清理耳道可能损伤耳膜或外耳道皮肤,引发感染、炎症甚至听力下降。耳垢本身具有保护作用,能阻挡灰尘和细菌,正常情况下会自然排出,过度清理反而可能将耳垢推得更深,堵塞耳道或损伤耳膜。
耳聋风险与掏耳朵的方式和工具密切相关。使用尖锐物品如发卡、牙签等容易划伤耳道或刺穿耳膜,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伤。棉签虽较柔软,但可能将耳垢推向耳道深处,形成栓塞,导致暂时性听力减退。不当操作可能引发外耳道炎或中耳炎,炎症扩散会进一步影响听力。若耳膜穿孔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长期耳鸣或传导性耳聋。
注意避免频繁掏耳朵,尤其避免使用非专用工具。若耳垢过多或出现堵塞感,建议就医由专业人员处理。保持耳道干燥,游泳或洗澡后可用毛巾轻拭外耳。出现耳痛、听力下降或流脓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儿童耳道较脆弱,更需谨慎清理。正确护理耳部卫生,能有效降低听力损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