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时若操作不当导致耳膜破损,确实可能引发听力损伤甚至耳聋。耳膜是分隔外耳与中耳的重要薄膜,具有传导声音和保护中耳结构的作用。当耳膜因掏耳工具深入过猛、外力撞击或感染而穿孔时,可能造成传导性耳聋,严重时细菌侵入中耳还会引发化脓性中耳炎,进一步损害听觉功能。
耳膜破损的后果与穿孔大小、位置及是否感染密切相关。小穿孔通常可自愈,但大穿孔或反复感染会导致瘢痕形成,降低耳膜振动效率,使声音传导受阻。若损伤波及中耳听小骨或内耳结构,可能造成混合性或感音神经性耳聋,此时需手术修复或佩戴助听器。日常生活中,频繁掏耳、使用尖锐物品或高压气流如打喷嚏捂耳均可能增加耳膜损伤风险。
避免耳聋风险需注意的方面包括掏耳时使用柔软棉签仅清洁外耳道,勿深入耳道内部;游泳或洗澡后可用毛巾擦拭外耳,避免棉签吸水残留;若出现耳痛、流脓或听力骤降,需立即就医,禁止自行滴药或冲洗。儿童耳道更脆弱,家长应避免为其掏耳。定期耳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保护听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