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感到眩晕可进行血压测量、前庭功能检查、头部影像学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心电图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血压测量:血压异常是眩晕常见诱因,需在静息状态下多次测量以排除体位性低血压或高血压危象。低血压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高血压则可能引发血管痉挛。测量时需注意环境安静,避免情绪波动影响结果。动态血压监测能更全面评估昼夜波动情况。
2.前庭功能检查:通过眼震电图、冷热试验等评估平衡系统功能。内耳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或梅尼埃病常表现为特定眼震模式。检查需在专业设备辅助下完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短暂眩晕加重,属正常反应。
3.头部影像学检查:CT或MRI可排除脑卒中、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小脑或脑干病变常伴共济失调、复视等症状。急性眩晕伴神经系统体征需优先排查。影像学检查无创,但需避免金属物品干扰。
4.血液生化检查:检测血糖、电解质及甲状腺功能等。低血糖可导致冷汗伴眩晕,血钠异常可能影响神经传导。空腹抽血前需禁食8小时,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5.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可能引发心源性眩晕。静息心电图捕捉不到异常时,可考虑24小时动态监测。检查前需清洁皮肤以确保电极接触良好。
眩晕发作时应立即坐下防止跌倒,避免突然转头或起身。记录发作时间、诱因及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判断。长期反复眩晕需系统排查,不可自行服用止晕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