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进水后发炎能否自愈取决于炎症的严重程度和个体抵抗力。轻度炎症可能通过自身免疫调节逐渐缓解,但中重度感染通常需要医疗干预,避免拖延导致病情加重。
耳朵进水后,外耳道潮湿环境容易滋生细菌或真菌,引发外耳道炎。早期症状可能包括瘙痒、轻微疼痛或闷胀感。此时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掏挖,部分情况可自行恢复。但若出现持续疼痛、流脓、听力下降或发热,说明炎症已进展,需及时就医。抗生素滴耳液或口服药物是常见治疗方式,真菌感染则需抗真菌药物。拖延治疗可能导致鼓膜穿孔、中耳炎甚至听力损伤。
预防和处理耳朵进水发炎需注意几点。游泳或洗澡时佩戴耳塞,避免污水进入耳道。进水后可用棉球吸干外耳道水分,侧头单脚跳帮助排出。切勿用尖锐物品掏耳,以免损伤皮肤黏膜。已有炎症时避免游泳,减少耳道刺激。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更需警惕感染风险,出现症状尽早检查。若反复发作,需排查是否存在耳道结构异常或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