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性佝偻病的治疗包括补充维生素D制剂、增加日照时间、调整饮食结构、适当补充钙剂、必要时进行矫形干预。具体分析如下:
1.补充维生素D制剂:活动性佝偻病需使用治疗剂量的维生素D,通常采用口服或注射方式。剂量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年龄调整,定期监测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避免过量导致中毒。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钙磷吸收,改善骨骼矿化。
2.增加日照时间:每日保证足够的阳光暴露,皮肤在紫外线照射下可合成维生素D。建议选择上午或傍晚时段,避免强烈日光灼伤,每次15-30分钟。日照不足地区需结合其他治疗手段。
3.调整饮食结构:多摄入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如鱼类、蛋黄、奶制品等。母乳喂养的婴儿需注意母亲营养状况,必要时添加辅食。均衡饮食有助于改善骨骼发育。
4.适当补充钙剂:在维生素D治疗基础上,若血钙偏低或饮食摄入不足,需联合钙剂补充。常用碳酸钙或乳酸钙,分次服用以提高吸收率。避免与高纤维食物同服影响吸收。
5.必要时进行矫形干预:严重骨骼畸形如膝内翻或脊柱弯曲,需在病情稳定后评估是否需要支具或手术矫正。早期干预可减少远期功能障碍,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生化指标和影像学变化,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合并其他疾病时应综合评估,确保治疗方案安全有效。生活习惯改善需长期坚持,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