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感染蛔虫病可通过观察粪便中是否有活虫或虫卵排出、出现反复腹痛且位置不固定、食欲异常如突然减退或亢进、体重下降伴随营养不良、皮肤出现荨麻疹或瘙痒等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1.粪便中是否有活虫或虫卵排出:蛔虫成虫或虫卵可能随粪便排出,肉眼可见白色细长虫体或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虫卵。感染较重时,成虫可能成团导致肠梗阻,此时粪便中虫体更易被发现。
2.出现反复腹痛且位置不固定:蛔虫在肠道内活动可能引发阵发性脐周或全腹疼痛,疼痛无规律,与饮食无关。若虫体钻入胆道或阑尾,可能引发剧烈绞痛,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3.食欲异常如突然减退或亢进:蛔虫寄生可能干扰消化功能,导致食欲不振或异常旺盛。部分患者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尤其进食后症状加重。
4.体重下降伴随营养不良:蛔虫长期寄生会抢夺宿主营养,导致体重减轻、贫血或发育迟缓。儿童患者可能出现面部白斑、指甲脆弱等营养不良表现。
5.皮肤出现荨麻疹或瘙痒:蛔虫代谢产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或湿疹,常见于腹部或四肢,夜间可能加重。
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避免自行用药。儿童、卫生条件较差地区人群需定期筛查,接触污染水源或食物后出现症状应尽早就医。保持个人卫生、彻底清洗食材是预防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