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需保持呼吸道通畅、侧卧防止误吸、松开衣物散热、记录发作时间及表现、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呼吸道通畅:惊厥发作时首要确保呼吸顺畅,迅速清除口鼻分泌物,头部稍后仰避免舌根后坠阻塞气道。不可强行撬牙或塞入物品,以免造成损伤。观察嘴唇颜色变化,出现青紫需立即处理。持续监测呼吸频率与深度,必要时准备人工呼吸支持。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避免人群围聚影响空气流通。
2.侧卧防止误吸:将患儿置于稳定侧卧位,头部偏向一侧利于口腔分泌物自然流出。身体下方可垫软物保持体位稳定,避免突然翻转或摇晃。该体位能有效预防呕吐物反流导致窒息,同时减少肢体碰撞风险。注意保护颈椎避免过度扭转,发作期间禁止喂食喂水。观察是否有呕吐征兆,及时清理口腔残留物。
3.松开衣物散热:快速解开领口、腰带等紧束部位,促进体表散热。调节环境温度至22-25℃,避免直吹冷风。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辅助降温,禁止使用酒精或冰水刺激。监测体温变化,高热时可配合退热贴使用。注意四肢末梢循环情况,出现苍白发绀需调整散热方式。
4.记录发作时间及表现:详细记录抽搐开始与结束时间,精确到分钟。观察肢体抽动形式、眼球位置、意识状态等特征,注意是否伴随大小便失禁。有条件可录像留存供医生参考,避免主观描述误差。记录发作前饮食、活动等可能诱因,发作后精神状态恢复情况。多次发作需统计间隔时间与频率变化。
5.及时就医:首次发作或持续超过5分钟必须送医,途中保持侧卧位并持续观察。向医生提供发作细节、既往病史及用药情况,配合完成脑电图等检查。复杂性惊厥需排除颅内感染等器质性疾病,遵医嘱进行预防性治疗。携带既往检查报告方便对比,定期随访评估神经系统发育。
惊厥停止后仍需密切观察24小时,避免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发作期间禁止按压肢体或尝试中止抽搐,远离坚硬物品防止外伤。日常注意预防感染与过度疲劳,建立规律作息与合理饮食。家中备有急救联系方式,照顾者需掌握基本急救技能。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发现异常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