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阴道出血属于正常现象,医学上称为恶露。分娩后子宫需要通过排出血液、黏液和脱落组织来完成修复,这一过程通常持续2-6周。初期出血量较多且颜色鲜红,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转为淡红色、褐色直至停止。
产后出血分为三个阶段:血性恶露持续3-4天,浆液性恶露持续10天左右,白色恶露可能延续至产后6周。剖宫产产妇的恶露时间可能略短于顺产。异常情况包括出血量突然增加每小时浸透一片卫生巾、排出大血块、伴随发热或恶臭,这些可能提示子宫复旧不全、感染或胎盘残留,需立即就医。哺乳时出现的短暂出血量增多是正常现象,因催产素分泌促进了子宫收缩。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卫生巾,避免盆浴和性生活至少6周。观察出血颜色与量的变化,记录异常症状如头晕、心悸等贫血表现。如出血持续超过6周或反复出现鲜红色出血,应及时进行超声检查。合理补充铁剂和营养有助于恢复,但切勿自行服用止血药物。医疗机构会通过触诊、B超等手段评估子宫恢复情况,必要时给予缩宫素或清宫治疗。产后42天复查是评估恢复的关键节点,务必按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