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病理性黄疸表现为皮肤、黏膜及巩膜明显黄染,且持续时间长或进展迅速,常伴有其他异常症状。与生理性黄疸不同,病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或持续超过2周足月儿或3周早产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需及时干预。
病理性黄疸的典型症状包括黄疸迅速加重,从面部扩散至躯干、四肢甚至手足心;尿液呈深黄色或茶色,粪便可能颜色变浅或呈白陶土样。部分患儿伴随嗜睡、拒奶、肌张力低下、尖叫或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提示胆红素可能透过血脑屏障引发胆红素脑病。病因多样,包括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性疾病如ABO或Rh溶血、感染败血症、TORCH感染、肝胆系统异常胆道闭锁、肝炎或遗传代谢病G6PD缺乏症。实验室检查可见未结合胆红素显著升高,或结合胆红素比例异常,需结合血常规、肝功能及影像学进一步诊断。
发现婴儿黄疸出现早、进展快或伴随精神反应差、喂养困难时,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不可逆脑损伤。母乳喂养的婴儿需排查母乳性黄疸,但需先排除病理性因素。治疗包括光疗、药物如白蛋白、苯巴比妥或换血疗法,胆道闭锁等需手术干预。家长应每日自然光下观察黄疸变化,避免自行服用去黄偏方。定期随访胆红素水平,尤其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风险更高。注意保暖及喂养,预防脱水加重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