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婴儿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就医治疗,避免延误病情。病理性黄疸通常表现为皮肤、黏膜及巩膜明显黄染,且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伴有嗜睡、拒奶、发热或抽搐等症状。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需通过医疗手段干预。
病理性黄疸的常见原因包括母婴血型不合、感染、胆道闭锁或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医生会根据黄疸程度、出现时间及伴随症状进行诊断,通常需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治疗方法包括蓝光照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或换血疗法等。蓝光照射是最常用的方式,能将胆红素转化为易排泄的形式;严重溶血病例可能需换血治疗。若存在感染或代谢问题,需同步进行抗感染或营养支持治疗。
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儿黄疸变化,尤其是面部、躯干及四肢的黄染程度。若发现黄疸进展快、精神反应差或喂养困难,应立即就医。母乳喂养的婴儿需确保摄入充足,促进胆红素排泄,但母乳性黄疸需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暂停母乳。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药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胆红素,确保疗效。出院后仍需随访,监测生长发育及神经系统表现,预防远期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