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查血主要涉及血常规检查、结核抗体检测、C反应蛋白与血沉测定、肝功能检查、γ-干扰素释放试验。具体分析如下:
1.血常规检查:通过观察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淋巴细胞数量,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反应。肺结核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轻度升高或正常,但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严重病例可能伴随贫血,表现为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下降。血小板计数异常较少见,但晚期患者可能因消耗增多导致减少。
2.结核抗体检测:检测血清中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性抗体,如IgG和IgM。阳性结果提示可能感染结核,但灵敏度有限,可能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不能单独作为确诊依据。既往接种卡介苗也可能影响结果。
3.C反应蛋白与血沉测定:两者均为非特异性炎症指标。肺结核活动期常表现为C反应蛋白升高及血沉增快,反映体内炎症程度。治疗后数值可逐渐下降,用于监测病情进展或疗效评估。但其他感染或免疫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变化。
4.肝功能检查:抗结核药物可能引起肝损伤,治疗前需评估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治疗中定期复查可及时发现药物性肝炎。若出现异常,需调整用药方案。基础肝病患者需更密切监测。
5.γ-干扰素释放试验:通过检测血液中γ-干扰素水平,判断是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特异性较高,不受卡介苗接种影响,但不能区分活动性结核与潜伏感染。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避免剧烈运动。部分项目受饮食或药物干扰,需提前告知医生用药史。结果异常时需结合影像学、痰检等进一步确认。孕妇及儿童检查需特殊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