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草在中药领域通常指的是茜草,又称红茜草或血见愁,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部入药,具有活血化瘀、凉血止血等功效。茜草的根呈红棕色,干燥后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跌打损伤及出血症状,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活血类药材之一。
茜草性寒味苦,归肝经,主要活性成分包括茜草素、大黄素等蒽醌类化合物。现代这些成分能促进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对月经不调、产后瘀阻等症有显著疗效。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其通经脉,治骨节风痛,民间亦常用于外伤出血的应急处理。茜草与当归、川芎等配伍可增强活血效果,但需根据体质辩证使用,避免过量导致气血耗伤。
使用茜草时需注意其寒凉特性,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禁用以防流产。新鲜根部含有刺激性成分,需炮制后入药以降低毒性。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腹泻或头晕,建议在医师指导下控制剂量。部分地区将红草泛指为其他红色药材,如丹参、红花等,需通过植物形态与药性准确区分,避免混淆。药材储存需防潮避光,以免有效成分降解影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