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锁骨骨折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如八字绷带固定、三角巾悬吊、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疼痛管理使用适当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八字绷带固定:适用于大多数小儿锁骨骨折,通过绷带将双肩向后拉伸,保持骨折端稳定,促进自然愈合。固定时间通常为2-4周,需根据年龄和骨折程度调整。绷带松紧度需适中,避免影响血液循环或呼吸。定期调整绷带位置,防止皮肤受压损伤。
2.三角巾悬吊:对于轻度骨折或疼痛明显的情况,可用三角巾悬吊患侧上肢,减少活动对骨折端的牵拉。悬吊时间一般不超过3周,期间需鼓励适当活动手指和手腕,防止关节僵硬。悬吊高度以肘关节屈曲90度为宜,避免过度下垂。
3.避免剧烈活动:骨折愈合期间需限制跑跳、攀爬等可能加重损伤的行为。日常活动以静态为主,如阅读或轻度手工。家长需监督活动强度,避免意外碰撞或跌倒。通常需避免剧烈运动4-6周,直至影像学检查显示愈合良好。
4.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首次复查通常在伤后1-2周,评估骨折对位和疼痛缓解程度。后续每2-4周复查一次,通过触诊和影像学确认愈合进展。若发现移位或延迟愈合,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多数患儿在6-8周内完全愈合。
5.疼痛管理使用适当药物:急性期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剂量需按体重计算。避免长期使用镇痛药,通常用药不超过3-5天。冷敷也可在伤后48小时内辅助减轻肿胀和疼痛。若疼痛持续加重,需排除并发症。
治疗期间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绷带摩擦导致破损。饮食应富含钙和蛋白质,如牛奶、鱼类,促进骨骼修复。观察是否有手臂麻木或发绀,提示神经或血管受压。避免自行拆除固定装置,严格遵循医嘱调整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