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乙肝症状常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肝区疼痛。具体分析如下:
1.乏力:急性乙肝早期可能出现全身无力感,活动后症状加重,与肝脏代谢功能受损有关。肝脏参与能量合成,病毒侵袭导致糖原储存减少,肌肉供能不足引发疲劳。部分患者伴随低热,体温波动在37.5-38℃之间。
2.食欲减退:病毒复制抑制消化酶分泌,胃排空延迟引发饱胀感。患者对油腻食物尤为敏感,严重时可能完全厌食。长期摄入不足会导致体重下降,儿童患者发育迟缓更明显。
3.恶心呕吐:肝脏解毒能力下降时,血氨水平升高刺激延髓呕吐中枢。晨起症状较重,可能伴随胃部灼热感。频繁呕吐需警惕电解质紊乱,尤其注意钾钠失衡引发的心律失常。
4.黄疸: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皮肤黏膜黄染,最先出现于巩膜。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色,粪便可能呈陶土样。黄疸程度与肝细胞坏死范围相关,重度黄疸可能提示急性肝衰竭。
5.肝区疼痛:肝包膜受炎症刺激产生钝痛或胀痛,右侧肋弓下按压痛明显。疼痛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超声检查常见肝脏肿大,伴胆囊壁水肿。
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医检测肝功能,避免饮酒及使用肝毒性药物。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饮食以高维生素、易消化为主,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变化。接触者需筛查乙肝表面抗原,未感染者及时接种疫苗。